1月23日雪堰鎮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
1月24日上午全面部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1月26日召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緊急部署會議;
1月27日起,全體鎮干部及防疫關鍵工作人員全員到崗;
2月3日起,200多名鎮工作人員下沉到村(社區)一線參與防控;
2月11日,第一家工業企業復工生產;
……
防控就是責任,疫情就是命令。104.38平方公里,10萬常住人口,25個村,雪堰鎮以堅決的態度、細致的部署、嚴格的措施、果斷的行動,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其中,多項創新做法,讓疫情防控變得更高效。
“四化一在前” 筑牢疫情“防控墻”
“黨員沖在前,宣傳立體化、管理網格化、防控全民化、監督常態化”,面對疫情,雪堰鎮黨委創新舉措,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筑牢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疫情暴發后,雪堰鎮黨委第一時間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出倡議書,積極動員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投身疫情防控。全鎮黨員均沖鋒在前,或在卡口執勤、或重點排查、或做好疫情知識宣傳,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雪堰鎮還推出各種方式做好防疫宣傳,有穿街走巷的老銅鑼,有循環播放的大喇叭,還有流動宣傳的小摩托……雪堰微信公眾號實時推送,科學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對網絡謠言及時辟謠,通過立體化的宣傳,打造群防群控輿論氛圍。
充分利用鎮網格化集成管理指揮中心,與全鎮148名網格長保持密切聯系,充分發揮網格長(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加強落實檢查巡查、線索收集、情況匯總、宣傳引導等工作,推動各項工作措施落地見效。
隨著工業企業逐步復工,部分卡口有序撤除,雪堰鎮及時調整防控思路和方式,廣大志愿者的身影依然活躍在村(社區)。每個村(社區)每天逐組巡查,不間斷做好疫情防控宣傳、隔離措施落實、村莊環境衛生、人員聚集情況的監督等工作,真正做到監督常態化。
把好四個關口 服務保障早復工
眼下,雪堰鎮的企業正在有序復工,人員流動加快,給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難題。雪堰鎮按照防控機制到位、員工排查到位、設施物資到位、內部管理到位的要求,把好這四大關口,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在常州市茂通機械廠的食堂,由硬板紙制作的十字架隔離擋板放在一張張圓桌上。每張圓桌可以坐4人,吃飯互不干擾,起到了很好的隔離作用。
記者了解到,常州市茂通機械廠是雪堰鎮首批復工企業,為復工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在大門口設置了安檢崗,員工及進廠人員必須測溫登記,保潔員一天4次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殺。“我們還準備了將近2萬元的物資,可以用20天左右,后面還會不斷采購。”常州市茂通機械廠總經理陳軍表示。
雪堰鎮共有工業企業17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3家。連日來,該鎮緊跟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在確保疫情防控萬無一失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要求,成立5個工作組,采取現場察看的方式,加強復工復產企業的審核。同時,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企業所在村負責復工復產企業的督促指導,鎮駐村干部隨機抽查,確保企業復工復產手續辦理到位、員工信息審核到位、防護措施落實到位。
此外,一些村莊的做法也值得提倡,在雪堰鎮滸莊村,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群眾走訪以及查詢手機漫游地的方法,對居住在滸莊村滿足條件的復工企業員工開具證明,確保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兩不誤。
兩區三鎮通行 解決企業實際難題
從2月17日起,在雪堰鎮的區級卡口——塘橋卡口,雪堰、胡埭、馬山三地人員只要持有各自屬地開出的“出入證”,均可予以放行,這是為解決部分企業復工但人員難到位推出的 “專屬福利”。
據了解,由于雪堰與無錫的胡埭、馬山鄰近,在復工的一部分企業中,胡埭、馬山的工人較多。為了保證企業順利復工復產,武進與無錫市濱湖區出臺《關于武進、濱湖兩區人員和車輛往來建立互信互認機制的會商意見》?!兑庖姟芬幎?,凡是武進區雪堰鎮和濱湖區胡埭鎮、馬山街道三鎮(街道)企業復工人員,憑各自屬地開出的“出入證”,雙方檢查卡口予以互相認可,對體溫檢測正常人員予以放行,且不再需要登錄信息系統填報個人相關信息。三鎮(街道)內部道路卡口同樣予以放行。兩地人員不再需要被反復隔離,在兩地上班的員工也不需要重復填寫個人信息。
不僅是復工企業的正常人員出入便利,在“出入證”上加蓋各自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印章的,也可在兩區內通行;貨物運輸參照上述人員出入通行辦法。“我們公司2月13日正式復工,實行互認后,解決了工人到崗問題,也為原材料采購、成品運輸等提供了方便。”江蘇圣賢鍛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唐俊賢表示。
黨員化身“推銷員” 解決菜農銷售難
在雪堰,農民的困難也有人解決。為了疫情防控,雪堰菜農積極響應號召服從安排,足不出戶,但蔬菜賣不出去,只能囤積在大棚。
雪堰鎮闔閭城村城里村民小組的菜農王明道就是其中一位,今年春節本應迎來豐收的喜悅,但一場疫情讓他的收入成了問題。闔閭城村委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行動,通過微信、QQ群等平臺發出倡議,號召全村黨員志愿者爭當“推銷員”,為菜農解決銷售問題。倡議一經發出,得到廣大黨員志愿者響應,每隔兩三天,志愿者隊伍就會到菜農大棚“取貨”,隨后進村流動售賣蔬菜。
“因為疫情,村民外出購物不方便,部分黨員志愿者也經常要進村做疫情防控工作,干脆利用這樣的機會,帶著蔬菜進村入戶,需要的村民自行購買,既幫助菜農解決部分銷售問題,也豐富了村民的菜籃子。”闔閭城村黨總支書記蔣榮剛說道。
繡衣村有1500畝蔬菜大棚,平時蔬菜都送往無錫的市場銷售。為了解決銷售問題,繡衣村委積極上報雪堰鎮政府,協商解決辦法,為菜農開具兩區三鎮通行證,每天可外出2小時銷售或送菜,解了菜農的燃眉之急。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參與者。雪堰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守護一方平安。
雪堰:創新之舉讓疫情防控更高效
責編: 萬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