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新聞網訊 (記者 蔣穎蕾) 日前,在雪堰鎮新康村黃墅河畔,工人正加緊進行清淤、修坡,一幅碧水畫卷在村民眼前慢慢展現。“為了讓周邊村民有更好的居住環境,我們還準備在黃墅河邊修建清水平臺和慢行步道,讓村民體會圍水而居、傍水而行的舒適感。”新康村黨總支書記金建新說,黃墅河橫穿新康村,全長2.5公里,全部整治工程預計今年7月底竣工。
小河彎彎、清水潺潺,白墻青瓦的民宅點綴其間,這是雪堰鎮新康村現在的樣貌。然而,以水為景、以水為美的田園鄉村,曾經卻遍布黑臭河道。
變化發生在這幾年:2017年,由武進區政府牽頭組織的水專項“太滆運河農業復合污染控制與清潔流域技術集成與應用”課題,以新康村為示范點,著力解決農業復合污染控制難題。經過幾年攻關,項目形成了清潔生活、清潔生產、清潔生境、清潔管理的“四清”技術體系,打造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從源頭上解決了農業面源污染問題。
現在的新康村,農田四周有促沉池、生態溝、濕地塘浜組成的生態攔截凈化系統,農田尾水經過三道攔截再注入河流,讓黑臭河道煥發生機。“許多住在附近的居民,晚上都愿意來河邊散步了。”說起家門口小河的變化,住在碼頭浜邊的村民許建明說,河邊已經成了他和鄰居們休閑散步的首選地。
與傳統河道整治以治理水體污染為主不同,小流域整治更像是給水質已達標的水體做“美容”,進一步提升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金建新介紹,新康村小流域整治的關鍵一步就是打通“斷頭河”,貫通村內水系。玉家漕原有河道嚴重堵塞,黃梅季雨水還會漫進上游村民家中。新康村沒有破壞原有河岸建設,而是通過開挖,讓原本“藏”在土堆下的河面得以恢復,把散落的坑塘重新連接起來?,F在,玉家漕已變成一條寬8米、綿延近1公里的清澈河道,徹底解決了河水上漫的問題。
截至目前,新康村排查出的28個小微水體中,已有19個完成整治,水環境明顯改善,為水韻江南圖景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微風動漣漪,碧波醉游人。水環境不斷提升下,新康村著手美化河道兩岸的風景。小橋浜河畔建起了景觀廊道,河中的休憩亭茅草為頂、水車為伴,微風吹過,田中的農作物伸起了懶腰,迫不及待地迎接春天的陽光。 小橋浜還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節假日,有情侶攜手而來,卷起褲腿坐在石階上拍照;有父母帶著孩子,掬一捧水,感受水流輕柔的撫慰……
“我們治水、護水,要以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落腳點,從水環境的改善來提升群眾獲得感。”金建新表示,新康村還建設了12個小型健身場,鋪設了2.5公里的慢行步道,為居民提供散步鍛煉和觀賞風景的好去處。
雪堰新康村清潔小流域“治”出碧水畫卷
責編: 蔣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