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武進旅游在進一步豐富旅游產品、提升旅游服務水平的基礎上,通過加速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文旅、農旅、體旅、商旅等,全力推進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走出一條全域旅游發展新路,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12年的4.97%提升到2021年的6.13%。
如今,漫游武進大地,是停留、是感受、是融入。
旅游景區成為新名片
多年來,武進克服資源稟賦不高的劣勢,用“無中生有”的智慧,點土成金,大力開發建設,形成了以春秋淹城旅游區、太湖灣旅游度假區、西太湖生態休閑區為主體的“一古一今一生態”旅游格局。
“夜景很漂亮,建筑很有特色,讓我們流連忘返。”近日,來自江西的游客在夜游春秋淹城旅游區時感慨地說,在這里感受到了別具一格的歷史文化韻味。
憑借獨具歷史文化內涵的旅游產品與優質的旅游服務,2017年2月,春秋淹城旅游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系武進區第一家、常州市第三家。樹木蔥蘢、棧道逶迤、水流如織……春秋淹城旅游區發揮“景區游”龍頭帶動作用,立足旅游區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將春秋文化元素與旅游產業有機結合,建成淹城遺址公園、淹城春秋樂園、淹城野生動物世界等五大區域,包含主題景點30余處。
堅持文旅、農旅、體旅、商旅等產業高質量融合,走出一條全域旅游發展新路,是武進全域旅游發展的亮點所在。依托淹城遺址,充分挖掘春秋時期文化,“點土成金”打造出春秋淹城旅游區;瞄準年輕人群愛好,虛實結合,建成國內首家動漫文化主題公園環球動漫嬉戲谷;利用西太湖環境資源優勢,引進外來投資,發展影視旅游;依托千年古寺蓼莪寺建設中華孝道園,深挖傳統孝道文化底蘊,推出國學講堂,為廣大青少年筑下深厚國學根基。
多年經營,串珠成鏈。太湖灣旅游度假區升格為國家級,太湖灣露營谷入選國家5C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城西回民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綠色建筑博覽園被評為省級工業旅游區……同時,武進形成以文化創意開發、轉化實施和標準化管理為核心的系統化競爭能力,不斷凸顯IP價值,使旅游品牌和城市形象融為一體,成為城市競爭軟實力的重要標志。
鄉村旅游別樣美麗
巨型大白兔、可愛萌趣的小鴨子……近日,為了讓游客領略田野的獨特風情,前黃鎮聯慶村的稻田里,引進了一座座造型各異、惟妙惟肖的卡通草垛,給收獲的季節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山風習習,在雪堰鎮露營基地里,帳篷邊燈光閃閃,鄉野氣息肆意鋪灑。農家土灶旁,游客們吃燒烤、喝啤酒,不亦樂乎;另一邊,家長帶著孩子“安營扎寨”,嘗試尋找一個觀看星空的最佳位置。
這些,都是武進鄉村旅游的一個個縮影。
武進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幾乎每個鎮都有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與特色。我區積極助推城鄉一體化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使其逐漸成為旅游業新的亮點和增長點。
太湖灣區域內,城西回民村以回民文化為特色,太滆村以漁文化、魚美食為特色,雅浦村以鮮果采摘、黃酒釀造為特色,南山村以費巷茶場、佛教文化為特色,謝家村以美麗桃園、春季賞花為特色……生態農業較為突出的禮嘉鎮,開發了嬉樂灣生態農業示范園;湖塘鎮三勤生態園旁,開發建設了以馬文化為主題的騏驥莊園;以花木產業為特色的嘉澤鎮,正在著力培育花木小鎮,開展花卉展、盆景展、園藝展等各類活動。而到了每年的水果成熟季,各鎮、村的楊梅節、葡萄節、桑葚節、采菱節等采摘活動此起彼伏,更是為鄉村旅游帶來旺盛人氣和經濟增收。
精彩活動構建新格局
四季鄉村旅游活動不斷,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則為旅游帶來更加鮮活的生命力和促進經濟增收的生產力。
作為江蘇省著名的旅游品牌節慶活動之一,“花都水城·浪漫武進”文化旅游節已連續舉辦16年。景區夜公園、電子音樂節、市民音樂節以及環太湖自行車賽、西太湖半程馬拉松等,展現文化、體育、旅游的深度融合,為市民帶來各類精彩活動。
“龍城夜未央·武夜盡歡暢”夜生活節充分聯動各商業街區、城市綜合體、旅游景區,推出多項促銷活動,開放精彩夜公園。淹城春秋樂園、淹城野生動物世界、嬉戲谷每年暑期推出夜公園優惠票活動,成為人們夏夜納涼好去處。太湖灣露營谷燈光秀活動每年根據不同主題布置造景,夏夜的山谷燈光璀璨,每逢周末皆是一房難求。
“我們始終遵循旅游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把旅游產業培育成為武進國民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區文體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歷經多年打造,武進將繼續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使其成為帶動我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突顯旅游帶動就業、提高收入、美化環境效應,使其成為提升人民獲得感的幸福產業;加強旅游推廣,使其成為塑造和展示武進形象的窗口產業。
十年發展,成果豐碩;展望未來,武進旅游正迎來更美好的前景。
全域皆是景 四季均可游
責編: 蔣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