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藥品緊缺、快遞被拒發或滯留,物價有所上漲……疫情讓這個冬天似乎更難熬。但是,依然有一團團火,一個個守望相助的故事,凝聚起無堅不摧的戰“疫”力量,讓人堅信,寒冬終將過去,疫情也總會散去。
疫情下的溫情救助
武進新聞網訊 (記者 戴雪燕)疫情來勢洶洶,溫情從不缺席。連日來,區民政局扎實開展疫情期間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救助工作,全力保障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這個就是清熱解毒的藥,中成藥副作用比較小,一天3次,一次15毫升。飲食方面稍微清淡一點,咳嗽一定要吃清淡為主。”12月21日,區、鎮、村三級民政部門工作人員來到前黃鎮譚莊村困境兒童小張家中,為其送上需要的藥物。
原來,小張于近兩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家中卻沒有任何藥物。譚莊村兒童主任在對小張開展電話隨訪的過程中得知了這一情況,立即上報給區、鎮民政部門,通力合作解決購藥問題。“我們通過眾籌的方式籌集到了目前市場上難以買到的一些藥品,醫生一同前往。”前黃鎮副鎮長趙匡吉介紹,將藥物送上門后,醫務人員細心指導藥品服用的相關注意事項,叮囑他們在特殊時期做好居家防護,保持個人衛生。
我區現有困境兒童家庭550多戶,疫情發生以來,區民政局始終心系困難群體衣食冷暖,進一步完善疫情期間社會救助聯動機制,提高應急響應能力和物資保障能力,全面掌握困難群體的生活狀況、心理狀態、服務需求等情況,優先保障特殊困難群體的防疫需求,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網。下一步,區民政局將充分履行職責,銜接轄區資源,協調解決困境兒童的相關問題,做好疫情期間保障和服務工作。
暖心藥店贈藥 鄰里愛心接力
武進新聞網訊 (記者 李曉艷)“目前還有1000顆散利痛在路上,等到貨后我會發在朋友圈,屆時,需要的居民朋友可前來免費領取。”12月20日上午10點,西湖街道聚新商業街精誠大藥房的老板王文龍正在編寫一條“送愛心藥”朋友圈。
據了解,王文龍自12月10日起開始免費向居民分發退燒藥。他說,考慮到最近退燒藥緊缺,部分市民沒來得及備藥或品類不對癥,突然“中招”可能會慌亂,便決定把庫存的藥拆分,免費送給有需要的顧客。“如果按原來那樣整盒賣,有很多人買不到。一盒藥有20顆,每人分2顆應急,就能照顧到更多的人。”王文龍邊分拆藥邊說道。
其實,像這樣的愛心善舉,這幾天在西湖街道頻頻上演。當大家還在為買不到部分藥品發愁時,湖濱花苑、綠地香奈、蠡康雅居、蠡河新苑的鄰里間自發“無接觸式”向需要幫助的鄰居提供必需物品,讓愛心接力傳遞。
“誰要美林,我家有的。”“我要,你在哪里,我來取。”通過業主群,大家互相支援緊缺藥品,分享抗“陽”小妙招。藥品緊缺,鄰里善意卻從來不缺,一句句“我家有”“送你一盒”,在這個寒冬時節,消除了特殊時期用藥焦慮,見證了疫情下鄰里間互幫互助的暖心瞬間。正是“中國好鄰居”的挺身而出和熱心關懷,溫暖了家家戶戶。
燃眉之急的幫助,鄰里暖心的互助,越是困難的時期,越需要你我守望相助。一幕幕暖心場景、一個個志愿善舉,拉近的不僅是鄰里的距離,更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全力保供 拎穩“菜籃子”
武進新聞網訊 (記者 李燕)面臨疫情影響和寒潮襲來的雙重壓力,市民群眾最關心的“菜籃子”保供狀況如何?凌家塘批發市場監測數據顯示,近期市場供應充足,我市蔬菜批發價格總體略漲,農貿市場蔬菜零售均價穩中小漲。
胡靜在凌家塘批發市場經營著一家菠菜批發攤位,她說,她家的種植基地在山東,受此輪寒潮的影響,最近產地溫度基本在-8℃~-9℃之間,蔬菜的生長和運輸受影響。“現在我們產地那邊的工人感冒發燒的比較多,工人比較難找,人工少的話,產能就跟不上。”不過,她也表示,等工人們身體的不適癥狀得到緩解,就能恢復正常工作,暫時還不影響市場供應,但是價格比之前略有上漲。記者從凌家塘批發市場了解到,后期,等商超、飯店等消費場所恢復正常,人員自由流動,市面上蔬菜的需求量將有所增加,預計后期蔬菜價格仍是穩中有升。
隨后,記者走訪了中心城區的多家消費品綜合市場了解到,近幾天大部分蔬菜供應正常,部分零售均價穩中小漲,漲幅前三的是生菜、雞毛菜、菠菜,也有小部分蔬菜的價格略微有所下降,跌幅較大的有紅蘿卜、生瓜、包菜。此次豬肉價格基本不受影響,排骨均價為35元每500克,前夾肉和五花肉均價為20元每500克,且供應量充足,整體價格比11月份有所下滑。另外,水產類價格保持平穩。
外賣、快遞壓力大
請給予更多理解與寬容
武進新聞網訊(記者 覃露露) 近期,不少市民發現外賣速度變慢了,送餐時間變長了;在網上購買的物品,快遞也遲遲不發貨,發貨了卻卡在收貨地的中轉中心。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昨天中午飯點,記者在湖塘新天地不夜城發現,以往外賣小哥不停穿梭的忙碌場景不復存在,顯得冷冷清清。在一家生鮮店,達達快送的騎手王師傅正在取貨,他告訴記者,不少同事因身體原因停工休息,但是受寒潮和疫情原因,配送需求卻在增大,這幾天是他做騎手4年來最忙碌的時候。“我以前一天8個小時大概跑40單,現在8個小時大概要跑70單。不過,顧客都比較理解,會打電話讓我們慢一點,注意安全。”王師傅說。
記者了解到,我區餐飲行業堂食人數出現近50%的下降幅度,外賣訂單量增長超60%,同時各大外賣平臺配送人數減少10%~20%,加上商家人力也有不足,所以出現了顧客等騎手、騎手等商家或是商家等騎手的現象。對此,不少商家和配送平臺齊心協力,共渡難關。例如達達快送平臺,不僅提高了騎手的配送提成、延長了20分鐘的配送時長,而且超時半個小時內不會對騎手進行扣費處罰。騎手們也互幫互助,一旦有來不及配送的單子,同路線的騎手會主動幫忙代為送達。
除了外賣,快遞行業也出現了異常。“雙12”期間,湖塘的劉女士在某網絡購物平臺給丈夫購買了剃須刀,至今貨物還沒有收到。為此,劉女士咨詢了相關快遞公司,了解到因不少快遞員感染新冠病毒,無法正常到崗,貨物暫緩配送。
昨天,記者隨機走訪了我區幾家快遞企業網點,得知在崗工作人員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常州武進圓通東華分公司經理張利軍告訴記者,近期快遞量正值高峰,較此前大約上漲30%,目前一線員工人數減少了近20%,大家正齊心協力,努力確保運送順暢。“擔心疫情形勢的變化以及對運力的影響,后期可能會有更大壓力。”張利軍說。
對于快遞企業面臨的各種壓力,武進郵政管理局加強應急預案的指導,一是要求快遞企業品牌內部進行科學調整,在原先的用工儲備基礎上加強急需物品的優先投送;二是在快遞企業之間發起互助號召,讓各品牌進行人員借調,平衡配送壓力;三是動員第三方配送企業,最大程度儲備用工人員,對用工明顯短缺的企業進行及時增補。此外,為確保末端派送暢通,要求全區快遞營業網點應開盡開,原則上不得主動關停,具備條件的人員也要全部上崗,保障防疫物資、醫療藥品等急需快件優先處理。在必要時刻可以采取適當延長作業時間、使用智能快件箱等方式,全力疏解積壓快件。
在此,呼吁廣大市民對外賣騎手和快遞員多一份耐心和理解。同時,也呼吁理性消費,在這個特殊時期,非必要不下單。
寒冬里的守望相助 讓愛傳遞
責編: 蔣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