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支撐“532”發展戰略,打造“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助力“一園一城一示范”建設,近年來,我區持續推動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去年,我區授權專利1575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624件,申請商標11121件,注冊9679件,有效商標注冊量50743件(含經開區),位列全市第一。2021年—2022年,我區知識產權工作連續獲省政府激勵表揚,2022年我區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同時,全區知識產權人才隊伍逐步發展壯大,截至目前,全區已有省知識產權領軍人才9名,省知識產權骨干人才31名,知識產權工程師78名,專利代理師超100名。他們在知識產權大平臺上光芒閃耀、朝氣蓬勃,在武進現代化建設大舞臺上活力迸發、競相奔騰。
加強知識產權 人才培育
出臺獎勵政策,對獲得省專利發明人獎、國家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和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專利代理師資格的人才和知識產權專業中、高級工程師職稱的人才,給予一定經費獎勵。
做好引育工作。在武進區“菁選計劃”中,專門設立知識產權崗位,面向全社會遴選優秀人才。知識產權人才首次納入武進英才榮譽工程,知識產權領域省部級人才以及其他同等層次人才將享受更好禮遇、更優待遇、更多機遇、更高榮譽。
開展院地共建。與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共建校外實習基地,聯合開展人才培養與培訓工作。
加大培訓力度。2019年以來,武進區“借智借力”,以“每月一訓”的形式,線上線下相結合,持續打造“綠荷知識產權”專題培訓品牌,開展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實務、知識產權信息利用、專利挖掘與申請、專利布局等培訓多達40余場,培訓人數達 2000多人次。
加大知識產權 實踐運用
舉辦“智創武進,知贏未來”首屆IP創新大賽。引導來自全區的優秀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高校和個人積極報名,組建了27支參賽隊伍。初賽階段,引導參賽隊伍利用專利檢索分析方法,對目標專利申請進行現有技術檢索,獲取相關的現有技術群。
決賽階段,要求從初賽中順利晉級的10組參賽隊伍以PPT形式講解初賽試題的檢索思路及策略要點,決出大賽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優勝獎4個。以此鼓勵知識產權人才在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中,永葆進取之心。
增強知識產權 宣傳力度
開展知識產權進校園系列活動,出臺了《武進區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范工作方案(試行)》,遴選5~6名經驗豐富的知識產權專家組成講師團,深入全區各中小學開展“知識產權進校園”,首批從全區各鎮、開發區各選擇2家共計20家中小學校進行知識產權宣講培訓,并從這20家學校中,遴選知識產權教育工作體系較為完善,知識產權教育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較高,知識產權教育成效顯著的學校,評為知識產權教育試點或示范學校,并按照區知識產權政策予以獎勵,以此培育一批能帶動全區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工作的試點示范學校。
強化知識產權 服務效能
舉辦上市企業商標公益體檢行動。挑選知名知識產權律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及高校知識產權學者等,協助擬上市公司規避IPO過程中的商標風險,提高IPO過審成功率,對19家IPO企業逐個開展商標公益體檢,分析上市企業的商標戰略與企業定位發展戰略的匹配程度,對體檢對象的商標使用、管理、布局和保護等進行全面梳理,為企業出具一對一的體檢報告。目前已實地走訪友奧、常發、曠達、恒立、泛亞微透、南方精工、國茂減速機、亞邦染料、立華牧業、新城集團等10家企業,開展商標管理風險診斷排查,為企業開展現場服務指導,提出改進意見建議及工作措施,有效提高企業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和保護能力。
實施“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產權加速計劃。通過走訪調研企業,了解“專精特新”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并對企業的知識產權使用、管理、布局和保護等進行全面梳理,出具一對一的體檢報告,鼓勵和支持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戰略,提升市場競爭力。首批將向25家“專精特新”企業出具體檢報告,協助企業規避采購、生產、研發及售后等全過程中的知識產權風險,護航企業健康發展。目前,已完成對龍城精鍛、征圖新視、安康醫療等25家企業的調研走訪工作,后期將完成定制化的服務需求,并形成第一期報告。
提升知識產權 融資效率
開展2022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銀企對接會。積極搭建管理部門、服務機構、雙創主體交流對接平臺,發布“市監檸”一站式服務品牌,為人才企業服務站進行揭牌,促進政府服務供需精準匹配,做到人才服務有針對性、實效性。
創新技術轉移運行模式,進行了武進區人才企業知識產權工作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銀行—人才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簽約儀式,持之以恒服務雙方的對接交流。加大知識產權金融探索創新力度,舉辦了銀企對接會,江蘇銀行和南京銀行分別向企業介紹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融產品,促進知識產權和金融結合,讓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真正高枕無憂,為全區創新發展蓄勢賦能。
“知識產權護航” 助力企業遠行——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工作成果顯著
責編: 蔣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