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新聞網訊(記者 吳夢婷)“我們這賣的都是從陜西漢濱發過來的特產,特色是富硒產品,綠色健康,營養價值高,價格也很‘美麗’。”在古色古香的淹城商業街,新落成的武進—漢濱消費幫扶館熱鬧非常。消費幫扶館負責人、大山里農特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海牙和他同事們,熱情地向慕名前來的市民們推介著來自漢濱區的各類農副產品。
經過武進與漢濱兩地緊密籌備,1月31日,占地約400平方米的消費幫扶館正式開館迎客,銷售魔芋、富硒礦泉水、茶葉、木耳、核桃等40余種漢濱特色農副產品。從臘肉腌貨到干果茶葉,再到蘸料面食,琳瑯滿目的漢濱特產讓市民們挑花了眼。“從當地農戶、企業直接采購后,通過物流發送到武進直接售賣。”潘海牙告訴記者,消費館是蘇陜協作結下的又一碩果,后續將采用“線下農產品展銷中心+連鎖直營門店、在線直播+平臺會員制”的銷售模式,全面加大漢濱農副產品在常武地區的推廣銷售力度。
1200公里之外,安康龍王泉富硒水生產基地內,自動化生產線上一瓶瓶水質優、口感佳的富硒礦泉水魚貫而出。在蘇陜協作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新廠房竣工投用,年產30萬噸龍王泉富硒水成績耀眼,直接帶動脫貧戶300人就業。“目前僅實現預計產能的三分之一,今年將達到三分之二,并有望提前實現滿產。”龍王泉富硒礦泉水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凡信心滿滿。
資金、項目、人才向山里“走”去,農貨、美景、務工人員向山外“走”來。2016年新一輪蘇陜協作對口幫扶工作啟動以來,武進與漢濱發揮兩地資源稟賦,緊扣產業合作、民生項目、勞務協作等方面,不斷推動蘇陜協作走深走實。高標準化綠茶紅茶生產線、碧根果種植園、工廠化育苗中心、年出欄1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隨著一批批項目落地開花,武進的對口幫扶成為漢濱發展提速的關鍵引擎。
貨好還得會吆喝。近年來,武進、漢濱兩地多措施、多渠道、多方位躍升了消費幫扶能級:“武進漢濱一家親、齊心協力促振興”漢濱富硒農特產品展銷推介活動線上線下雙發力,兩地主播聯袂直播助農,每日線上觀眾參與量過萬,3天現場銷售達63萬余元;17家重點企業齊赴漢濱,訪問考察園區、生產基地,點對點落實幫銷措施;“2022—2023千名常州市民走進安康”系列活動首發團走進漢濱,看安康歷史,嘗漢濱美食,農文旅融合創新消費幫扶新方式……去年,我區直接采購漢濱農產品1105.5萬元,幫助銷售4083.64萬元。“截至目前,累計采購、幫助銷售漢濱農畜牧產品和特色手工藝產品等超1.55億元,兩地協作邁上了新臺階。”區發改局局長夷建良介紹。
相同的目標、共同的使命,促成了武進與漢濱長達28年濃厚情誼。找準協作結合點,優勢互補、產銷對接……未來,武進與漢濱還將繼續深化協作、攜手共進,讓漢武協作、共奔振興的動人協奏曲唱響在漢江兩岸、回蕩在陽湖大地。
小小消費幫扶館 化身蘇陜協作大舞臺
責編: 莊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