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年味還未散去,熱鬧的元宵就來了。對于武進人來說,慶祝元宵的歡樂氣氛并不亞于春節。作為中國人自己的“狂歡節”,這個節日的慶祝方式有著獨有的說法——“鬧”元宵。元宵佳節,燈如海、魚龍舞,人們紛紛走上街頭,逛燈會、猜燈謎、放焰火、舞龍獅、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吃湯圓,盡情游樂,喜氣洋洋。時隔三年,再“鬧”元宵,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民俗盛宴在陽湖大地城鄉處處熱鬧上演。
花夜燈海 廟會祈福
□ 潘梓檸 記者 陳心如
2月4日傍晚時分,嘉澤鎮狀元坊街區內,民俗漢服秀巡游熱鬧開場。身著各色民俗服飾的紅男綠女們,一路敲鑼打鼓,走過花香小鎮古色古香的街頭,并與圍觀群眾熱情互動。
晚600,煙花秀點亮夜空,元宵彩燈會正式拉開帷幕。晚會吸引了數百名市民前來觀看,現場歡聲笑語、人頭攢動。“兩三年沒辦廟會啦,今天真熱鬧、真開心!”市民朱先生興奮地說。
現場,歌曲《西太湖的月光》唱響“兩湖”,《鞭龍共舞大迎春》熱鬧酷炫,方言說唱《夸常州》親切走心……每個節目都融入了濃厚的傳統文化元素和常武地區特色?;顒又羞€穿插了飛花令、猜燈謎等互動小游戲,市民們邊看演出,邊玩游戲,還可領取許愿福條,寫上祝愿掛至許愿樹,或在夜空下放飛孔明燈,祈福新年。
吃喝玩樂 游園賞春
□ 邵冰清 記者 吳夢婷
不到園林,怎知春至;上元佳節,攜手賞春。2月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元宵游園會在牛塘鎮青云園精彩上演。
在入口處領“入場券”,沿著長廊向內走去,猜燈謎、投壺、套圈、趣味運動會等玩樂區域逐一映入眼簾。贏得比賽,即有獎勵,老人、小孩、青壯年紛紛摩拳擦掌、挑戰自我。“早晨一開園我就來了,逛了逛園子,發現還有嗑瓜子比賽,也太有意思了。”70多歲的張元玉參加了嗑瓜子和套圈比賽,收獲兩桶油和一瓶洗潔精,盡興而歸。
園中還擺起了非遺市集。竹編、虎頭鞋、堆花糕團、剪紙等攤頭,擺滿了手藝人們精心制作的工藝品,引得市民紛紛駐足,欣賞購買?;㈩^鞋技藝傳承人虞秀琴一邊看攤,一邊現場編制香囊,帶來售賣的作品不一會就被搶購得所剩無幾。
隨著更多市民從四面八方紛紛趕來,園內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氣氛。多樣的元素、共同的歡樂,牛塘鎮用別開生面的方式提高市民參與度,喜氣洋洋慶祝佳節。
民俗巡游 巧制兔燈
□ 記者 宋祎凡 蔣雯
“看!好長一條龍!”2月3日早上830,一支穿紅戴綠、敲鑼打鼓的民俗文化巡游隊伍從禮嘉鎮政府出發,經由禮坂路、禮新路,一路巡游至禮嘉公園中央舞臺并進行展演,為市民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民俗文化視覺盛宴,總巡游路程約2公里。
巡游隊伍由兩條龍打頭陣,后面緊跟舞獅、特色腰鼓、彩帶舞、蕩湖船等傳統民俗文藝團隊。沿路的群眾熱情洋溢地跟隨、觀看、叫好,并用手機和相機記錄下一個個精彩難忘的瞬間。
傳統節日是走近、了解民俗文化的好時機。在武進博物館開展的“萌兔鬧元宵”節日藝術課程中,親子家庭一起以傳統制法做兔子花燈。家長和孩子一起用紙藤條做骨架,再貼上宣紙,裝上配飾,忙得不亦樂乎。按下開關,暖暖的燈光里,萌兔更顯俏皮可愛。
品嘗美食 傳遞溫暖
□ 記者 吳鈺芊 蔣雯
為給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困難老人帶去溫暖,這個元宵節,武進國家高新區龔家社區訂了60份元宵,慰問9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在空巢老人惲玉妹的家中,社區工作人員與網格員為她送上節日祝福和問候,并給老人煮好元宵。惲玉妹激動地告訴記者,逢年過節,社區從來不會忘了她,讓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為實現老少同樂,社區志愿者還帶領轄區青少年兒童一同制作元宵,并和小朋友們一起將搓好的元宵送到需要幫助的老人家中。
“糖是皮來果是餡,一串一串紅艷艷。冬天吃它不難買,夏天和它難見面。”在前黃鎮蔣排村,志愿者拿出準備好的山楂、草莓等水果,詳細介紹了串糖葫蘆的步驟及注意事項。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嘗試起來,將串好的水果放在鍋邊并淋上糖稀,一串串色澤鮮艷、甜美可口的冰糖葫蘆便呈現在眼前。大家品嘗著自己親手制作的冰糖葫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暖意。
闊別三年再回歸 民俗盛宴“鬧”元宵
責編: 蔣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