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新聞網訊(記者 吳夢婷) 今年以來,區水利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組織全體黨員進工地、進社區、進農村聽民意、解民憂,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精心制定了包括小微水體整治、黨建引領合力備汛、滆湖備用水源地面貌提升等8項重點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在年內建成5個小微水體示范村(社區),完成50個問題小微水體整治,將500個小微水體納入長效管護體系,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百姓幸福指數。
今年2月,區水利局印發《常州市武進區小微水體河長制實施細則》,明確了小微水體整治標準、整治時限等內容;3月印發《小微水體示范村(社區)建設資金獎補辦法》,明確了小微水體示范村建設標準、獎補辦法等,并于4月下達了今年的小微水體整治任務。當前,各板塊正積極開展小微水體示范村(社區)建設和小微水體整治工作,切實維護“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鄉村環境全面提升目標。
禮嘉鎮何墅村以提升村居環境為總抓手,全面開展村內小微水體整治工作,并積極打造小微水體示范點,8個小微水體共計1萬余平方米相繼完成清淤清障及岸坡整治工作。同時,該村按照連片整治思路,同步對與小微水體相連的前庫村中河展開整治提升工作,除清淤清水、水系溝通外,還在岸邊鋪設了生態步道,種植了精美綠化,并將原先村民散亂種植的地塊整合起來,做成了精美小菜園。“預計到7月底,工程就能完工。”何墅村村委副主任何科挺介紹,為保證長效管護,村里還配備專人定期對河道及小微水體進行清理打撈,并對周邊村民進行廣泛宣傳,提升“主人翁”意識。
在湟里鎮村前村村后自然村,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也正加速推進。工程內容包括對6個小微水體進行綜合治理,并對片區主干河道實施清淤,種植水生植物進行水生態凈化。人行棧橋鋪裝完成后,還可將小微水體連點成線,串起村落的美麗“風景線”,為村民提供休閑好去處。“整個工程已經完成80%,現在開始種植綠化、安裝人行棧橋和涼亭、鋪裝道路面層。”村前村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施工負責人薛亞南介紹。
小微水體整治繪出生態畫卷
責編: 莊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