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新聞網訊(李靈 俞兢 記者 蔣穎蕾)舉行“學習強國”黨史知識專題挑戰賽,打造富有人社特色的“‘惠生惠社’宣講團”“政策滴灌直通車”,持續開展人社系統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活動,創新組建“人社紅盟”,常態化開展“三進三送”活動……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區人社局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目標,以“人社韶華百分百”行動豐富學習教育形式,讓黨史學習教育躍出紙面,走進課堂,“飛入尋常百姓家”,實現黨史學習教育“遍地開花”。
百學不厭,筑牢學習教育“基礎點”
黨旗獵獵,初心彌堅。近日,區人社局以沉浸式教育、實境式課堂為主要形式,組織開展了“沐百年黨史 悟初心使命”實境教學主題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上午,我們聽取題為《學習黨史 增強黨性》的專題講座;下午,前往鎮江新四軍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參觀,重溫入黨誓詞,喚起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區人社局檔案中心黨支部書記錢海波表示,一堂別開生面的特色黨課,讓大家收獲頗豐。
黨史學習教育的扎實推進要以全體黨員向學、好學為基礎。今年,區人社局舉辦“百學不厭”活動,豐富學習形式。除了領導帶頭“導學”、黨員個人“自學”、營造氛圍“比學”,還創新方式“送學”,開設了“專家課堂”“專題課堂”“特色課堂”“網絡課堂”“實踐課堂”五大課堂,增強學習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截至目前,區人社局開展線下黨史學習教育55場,線上課堂32場。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學有所成。該局通過開展“百感交集”“百家講壇”“百煉成材”活動,征集學史感悟、深入基層宣講、鍛造過硬隊伍,推動廣大黨員學思踐悟、知行合一,以講促學、推動工作,切實提高青年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
百花齊放,連起學習教育“交流線”
“人社韶華”是區人社局的黨建品牌。為了更好地把人社工作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的需求中去,區人社局著力打造升級版“人社韶華1+8+N”,圍繞“一支部一特色”品牌目標,實施“一支部一項目”先鋒工程,擦亮“就是為你·創響未來”“社保暖心·服務惠民”“五心向黨·才聚武進”“星火監察耀‘Xin’路”“公信仲裁·不負韶華”等多個支部名片。同時,利用江蘇(武進)技能人才服務產業園、武進人社陳列室等一批務實管用的活動載體,不斷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伴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推進,區人社局統籌政府機關部門和社會組織黨建資源,通過支部結對、部門互動、政企共建等形式,積極組建“人社紅盟”,讓陽湖大地越發火熱。東方潤安、夏溪村、新譽集團、綠建區……截至目前,區人社局的紅色“朋友圈”已有32名“好友”,開展共建活動63場,惠及4000余人。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武華忠表示,“人社紅盟”不僅可以助力企業發展,加大人才引育,服務民生保障,更可以匯聚紅盟單位黨史學習教育陣地,串珠成鏈,連起學習教育“交流線”。
百事惠民,擴大學習教育“覆蓋面”
如何打通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區人社局給出了答案。“以為要趕去別的城市就醫,沒想到在家附近就能實現‘就近’康復,而且可以在醫院直接刷卡結算工傷康復醫療費,不需要個人先行墊付,很是方便。”近日,拇指長屈肌腱斷裂的工傷患者項海陽在武進中醫院長虹分院治療后信心滿滿,期待自己可以早日恢復健康。
5月19日,區社保中心與武進中醫院長虹分院正式簽訂“工傷康復定點醫療機構服務協議”并授牌,標志著武進區有了第一家工傷康復定點醫療機構,這也是區人社局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地落實的一個生動縮影。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區人社局發揮人社職能優勢,打好援企穩崗賦能、擴就業保民生“組合拳”。結合重點工作12個專班,將“群眾要什么”與“我們有什么”有機結合起來,及時制定首批“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包括“技能提升工程”“‘三色’適老服務”“根治欠薪行動”等36項實事。為助力實踐活動提檔升級,該局按照“已辦”“未辦”“辦結”分類梳理、周周對賬、月月匯報,采取清單式管理方法,逐個解決、不留死角,讓群眾充分感受到了武進人社辦事的精度、速度和溫度。
百尺竿頭須進步。區人社局堅持黨建賦能,全力以赴穩定就業大局,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優化人事人才服務工作,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抓實人社營商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快人社事業改革創新步伐,以百分百的擔當換取群眾的滿意與認可,以百分百的作為助推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人社黨史學習教育躍出紙面“遍地開花”
責編: 莊恩慧